行業數字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2018-12-17
轉載(自環球專網通信 2017-08-10 寒若)
對話|物聯網的發展將給專網通信帶來深刻變革——專訪信可通訊董事長何偉先生
【編者按】
通信技術日新月異,行業運用精彩紛呈。近年來物聯網高速發展,催生出許多新業態,專網領域也開始出現諸多變化。專網下的物聯網該如何發展?物聯網的發展會給專網帶來哪些變革?帶著這些問題,環球專網通信的記者有幸采訪了深圳信可通訊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信可通訊”)的創始人、董事長何偉先生。
何偉先生曾就職中興通訊,擔任無線技術總監,總體負責無線產品相關規劃、國際標準及專利工作,并創辦中興移動和中興集訊等子公司,2008年創辦信可通訊。在專網領域,何偉先生曾全程主持國家基于CDMA系統的軍網無線加密網絡和終端設計;負責集群系統GoTa(基于CDMA技術)設計等。
何偉先生不僅是技術大咖,他對市場的分析以及未來的預判也深有洞見。這次干貨滿滿的分享,將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思考和收獲。
【正文】
一 萬物信聯,智慧可傳,專注物聯網的發展
? 記者:
何總,請問您緣何創辦信可通訊?公司取名“信可”,有何含義?
? 何偉:
信可通訊是2008年成立的。我可能是中國比較早接觸物聯網的人之一,我們看到,語音通信是有限的而數據通信是無限的,因此物聯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當年成立信可通訊就是看好物聯網的未來。經過近十年努力,信可通訊已成長為一家專注于物聯網無線數據及終端技術解決方案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我們的努力方向是:專注于創新、可靠、高性能的無線數據及終端技術解決方案,為客戶提供專業、高品質的無線數據應用和無線終端解決方案以及定制服務。
至于公司的名稱內涵,其實有一個豐富的過程。成立之初,我們秉持樸實的信念:對自己而言,是“相信自己可以做到”;對客戶而言,則是“我們是可以信賴的”。所以“信可”二字包含了對自己的激勵,敦促自己勇于進取,誠實守信。但是隨著公司和物聯網的發展,“信可”被賦予“萬物信聯,智慧可傳”的新含義,蘊含了公司對智慧物聯網的理解和判斷。
物聯網的概念提出來非常早,但是長期以來不能落地。時至今日,我們看到物聯網的發展正成為大的趨勢,物聯網的黃金時代就要來了,這一黃金期起碼有十年之久。對信可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機遇。
二 發揮核心優勢,推動專網通信發展
? 記者:
隨著社會發展和相關政策的發布,專網市場日益壯大。您能否談談專網與公網的異同?公司在專網市場的定位是什么?
? 何偉:
早在中興通訊工作之時,我和團隊就分別進行過公網和專網的研發。譬如軍用加密網就是一個專網,這一網絡的整體架構方案主要是由我設計的。總體來講,我國專網發展得很早,二十年前,像鐵路通信的GSM-R、模擬集群網絡、Tetra等各種制式都有發展。
現在專網的發展速度更快,規模更大,并且出現了新的局面。主要是公網4G飛速發展,為基于4G發展專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前的制式各不相同,現在專網跟公網基礎技術的趨同帶來了更好的產業鏈支撐。另外,對專網的需求也越來越旺盛。
但公網和專網也存在很大的差別。在核心目標上,專網重點是提供通信保障和安全通信,服務于指揮調度;而公網主要是提供基本通信服務。與公網相比,專網在網絡架構、通信協議、業務優先級、安全性、業務管理、鑒權等方面會有很大不同,甚至會發生非常大的變化。
而我們信可通訊在專網的定位就是:提供專網的終端解決方案,特別是差異化的終端解決方案。信可通訊2014年年底推出1.4G/1.8G專網模塊ML7815,正式進入專網市場。借勢于公網模塊多年的市場積累,我們先后推出無線專網1.4G/1.8G頻段MIFI產品、開發出適合大功率CPE應用的模塊增強型產品ML7815V,攜手合作伙伴推出專網1.4G/1.8G CPE、DTU、手持機、執法記錄儀和無線人臉識別攝像頭,以及電力行業專網1.8G DCU、軌道交通專網接入設備TAU等產品。今年2月份,信可通訊獲得TD產業聯盟頒發的TD-LTE產業發展卓越獎。
? 記者:
信可通訊在專網領域的核心優勢是什么?
? 何偉:
在專網領域,我們的核心優勢主要有兩點:
一是技術優勢。我們的核心人員都是做系統出身的,整個團隊有著二十余年的經驗。我們的研發人員超過60%,信可通訊始終強調對技術的理解,時刻對先進技術進行跟蹤、學習和運用。因此我們對專網通信的系統架構、解決方案,專網所特有的性質有著深入了解,能夠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撐。
另一個就是成本優勢。我們專注于數據運用,對公網也有著很深入的了解,信可通訊堅持“公網先行,專網隨行”,所以我們會把公網和專網的通用技術整合起來,借用公網的市場成本和解決方案的通用性,幫助專網有效降低成本。值得強調的是,我們只專注于數據應用,不搞大而全,宗旨就是為了有效降低整個產業鏈的成本,擴大規模應用。
在核心優勢的基礎上,我們將繼續加強與各行業終端制造公司的戰略合作關系,提供更豐富的應用,深度服務好專網基站廠家、網絡運營商等。
? 記者:
您覺得物聯網的發展會給專網通信帶來什么影響?
? 何偉:
物聯網的發展將會給專網通信帶來非常深刻的變化。特別是具有戰略意義的基礎設施,比如電力設備、石化設備、骨干光纖、公共安全視頻監控等,屬于國家的戰略資產。這些行業的物聯網運用,一定是在專網上面運行,不能依托公網。在公網上傳輸這些戰略資產的運行數據,是極不安全的,后果難以想象。
單就電力行業而言,不論是國網還是南網,也無論是在配電、輸電還是在智能售電等領域,都在快速向專網方向發展。專網下運營物聯網,正成為專網的重要功能和發展方向。專網在安全保障方面將被賦予更多的意義。
隨著物聯網的發展,信可通訊提出了“智能部件”的概念,這是我們對物聯網的一個響應和超前判斷。在專網終端方面我們樹立了很核心的技術方向,其中尤其強調安全的意義。比如我們強調操作系統的安全,在智能終端方面,就完全不跟安卓系統沾邊。因為安卓系統強調便利,但會相應降低安全系數。物聯網很大一部分對安全的要求極高。所以我們將致力于打造出安全的、易開發的智能部件,滿足未來對物聯網通信、轉發節點的更高需求。
三 公網對講將有更大的發展空間
? 記者:
您如何看待公網對講的發展?公司在公網對講方面采取了哪些舉措?
? 何偉:
十八年之前,我就負責做過GoTa等方面的研發,很早就接觸了對講。在我看來,公網對講是一個新興事物,會給對講市場帶來深刻變化。以前的專網通信,地域限制很強,覆蓋范圍有限,而公網對講的特點就是完全打破了地域限制,實現跨網、跨區域的通信,從而為我們的工作帶來很大便利。
另外,公網對講是基于業務層面的運用,無關移動通信的底層協議。隨著移動網絡的資費越來越便宜,時延越來越低,無線數據通道能力越來越強,以前的技術障礙都不再是障礙。因此采用公網對講可以有效降低成本,增加競爭優勢。
剛剛興起之時,信可通訊就非常看好公網對講,信可通訊是從事公網對講的企業之一。當前,公網對講正處在2G向4G轉變的過程之中,隨著這一轉變的推進,公網對講將為用戶帶來更好的服務。為此我們也正在全力以赴地做相關事情,信可通訊在積極參與運營商相關標準的制定,廣泛地跟公網對講的客戶合作,覆蓋產品端、標準端和系統方案等各個層面。
四 擁抱變化,把握物聯網發展黃金期
? 記者:
最后,請何總談一下物聯網的發展趨勢及其可能帶來的影響。
? 何偉:
何為物聯網?一言以蔽之,就是實現萬物互聯的網絡,而“物”則包羅萬象,所以物聯網是一個很宏大的概念。涉及到數據采集、云計算和數據運用,包括人工智能等都屬于此范疇。從另外一個角度講,物聯網又是一個很實在很具體的概念,就存在于我們的身邊,為我們的衣食住行、工作學習帶來便利。
在我看來,物聯網的黃金期已經到來!我們看到,從4G到5G過渡,3GPP等國際組織第一次為物聯網創設了一系列標準。以前的移動通信網絡都是為了語音、視頻等設計的,而現在是全球通信行業專門為物聯網的需求去改變通信標準。
物聯網時代來臨了,對終端有什么特別的需求和變化?以前我們講模塊,主要是指一個傳輸通道,無線切換路由器等;而物聯網時代,我們需要的是云計算、霧計算等整個系統中間的一個智能節點,需要具備采樣、轉發、霧計算和安全保障等能力,這個才是未來物聯網終端核心部件的需求。基于這種大的變革趨勢,所以我們提出了智能部件的概念,以此區分于以前通用模塊的概念,也區別于現在智能平臺的概念。
物聯網的需求空前增長,物聯網的發展將對公網和專網帶來很多新的變化。信可通訊希望攜手合作伙伴,抓住機遇,擁抱變化,共贏未來。
【采訪后記】
4G以及即將到來的5G技術將在視頻智能識別技術、集群對講、安防監控、視頻會議等無線領域以及智慧城市建設中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新的技術運用將推動物聯網邁向新階段。
隨著物聯網的縱深發展,將給整個通信行業帶來巨大變革。無論是公網還是專網,物聯網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方向。現在的專網通信中,數據運用日益重要,逐漸成為運用核心,專網通信新的發展與物聯網開始息息相關。
專網通信與物聯網的深度融合,將會發生哪些“化學反應”?我們期待信可通訊更多的探索和貢獻,也希望整個行業共同努力,開拓出新的市場空間。